通識教育專題 Vol. 1 -- 全能校園改造王,地表最硬通識課!


Photo credit: 戴宇陽
Photo credit: 戴宇陽
你過去,改造過學校嗎?

在傳統的教育制度下,我們習慣了被動接受學校提供的課程、資源、學習環境。為了適應這個快速變遷的世界,傳統教育方式受到挑戰,漸漸有新的教育體系被提出,希望能從根本處引發學生學習動機,讓整個過程更契合這世界亟待解決的困難。以前,學校往往是透過校內外社團、或各種企劃競賽來提供這樣的學習機會;這次彰化師範大學 (後簡稱彰師) 與蔚華教育基金會合作,直接設立通識課程,開放全校同學選修,讓學生有更豐富的資源去實現他們的想法。

題目是:100 天彰師空間改造營

學校與基金會提供近三十多萬預算,藉由設計思考課程與相關業師的諮詢服務,解決理學院前方空地的閒置問題。設計思考的流程分為:Empathize (同理)、Define (定義)、Ideate (概念發想)、Prototype (速做)、Test (測試),學生從這套系統性的分析去建立一個可被實作出來的解決方案。

理學院前閒置空地。Photo credit: 楊承澤
理學院前閒置空地。Photo credit: 楊承澤

選擇修習這門課程的原因各式各樣,有些人喜歡實作、喜歡設計,所以走進教室;有人厭倦了以往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想來體驗何謂多元的學習方式;也有因為認識課程助教,聽說內容相當豐富,便想一起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大家抱著各自不同的理由而聚在一起,期待學期末究竟會有什麼樣的火花迸出。

設計思考中的同理通常是藉由訪談多組客群,慢慢釐清需求並定義問題。在第一堂課中,講師讓同學做了訪談的練習,讓學生能在接下來的兩週去訪問學校裡學生、教授,進而瞭解使用者對於閒置空間有什麼樣的想像。團隊後續帶著眾多的意見回到課堂:有學生希望可以賣書、提供影印服務;也有教授提到像是供應簡餐的需求;外國的交換學生則是分享他們過往的經驗,提出沙發空間的概念設計。

用設計思考凝聚共識。Photo credit: 楊承澤
用設計思考彙整意見。Photo credit: 楊承澤

有了各種使用者的回饋,團隊便需要從中凝聚共識。討論過程中難免會有意見分歧,但講師把握住設計思考的「同理」原則,避免修課同學直接否定對方的想法,而是試著了解這些意見背後究竟藏著哪些我們沒看見的需求。經過一番激烈的駁火交戰,大家漸漸歸納出學校裡最需要被滿足的需求是 — 交流

交流的前提意謂著要先讓客人「停留」在這個空間,其中便有很多像是桌遊、沙發空間的選項可以選擇。然而在眾多現行條件限制下,戶外空間的物件要能承受一定的風吹日曬、有限預算內沒辦法搭建一個真正的小屋、場地沒有足夠的空間或資源運行大型冷藏冰箱 ...... 等等,許多點子不得不做折衷或捨棄。團隊最終拍板營運一間小巧的「交流店」,營業項目主打輕食,為期兩週,讓匆匆路過的學生有一個可以放鬆享受飲料小點的地方。

空間實測
空間實測

學期中團隊被分為設計、硬體、行銷、營運四個組別,在討論有了初步共識之後,設計與硬體組便接手店內大大小小的設計草圖,包括各種不同尺寸的桌椅、吧台、裝飾牆、外帶瓶。同學在設計的過程甚至去諮詢線上的建築師與設計師,了解如何在現場做準確的量測以及其他設計的細節。日夜不休地趕工修正出圖後,課程即將來到第九週的小高潮:木工工作坊

大茂老師是彰師的畢業校友,現任教於台中一中,偶爾會自己做點木工來玩。大茂老師在工作坊的這兩個小週末帶著團隊實際操作具有一定危險性的木工工具,像是圓鋸、砂輪機,將店內所需的桌椅慢慢切割打磨成型。兩次的工作坊中,不只是設計組與硬體組的組員參與,所有能出席的修課同學也都到場支援製作。本來覺得在討論過程中嘻嘻哈哈不做正經的同學,在工作坊中卻出乎意料地可靠。大家開始感覺到,這堂通識課真的讓你投入其中時,所有的認真執著都會被激發,無從掩飾。

木工工作坊。Photo credit: 楊承澤
木工工作坊。Photo credit: 楊承澤

工作坊完成後,隨著硬體組進行現場的水電配置,本來的閒置空間逐漸有了「交流店」的樣貌。食材、器具、桌椅、場地一一到位,營運跟行銷組接著大顯身手。從營業品項發想、成本計算、售價決定,一直到營運期間的排班,都是營運組的業務範圍;行銷組則是開幕前就需要設好粉絲專頁、拍攝宣傳影片、規劃營運期間的搭配活動等等。所有的準備都蓄勢待發,期待讓「交流店」點燈的兩個星期,帶給全校師生耳目一新的感受。

交流店。Photo credit: 戴宇陽
交流店。Photo credit: 戴宇陽

試營運的第一天,精美佈置的場地吸引不少願意嚐鮮的第一批客群光臨。儘管第一天的訂單沒有後來正式營運時的熱烈,內外場的搭配依然手忙腳亂、狀況不少。有賴團隊的迅速反應,立刻調整營業項目、排班與準備器材,讓之後的營運流程順暢許多。幾天下來,白天的課堂桌上漸漸能看到店裡特有的外帶瓶,人群在晚上六點過後則慢慢匯聚到空地。雖然前期的客人主要集中為工作人員的同學,但後來也愈來愈多真的想來看看的學生到場支持。儘管表定營業時間是晚上十一點,十點之後依然不見人潮散去,顯見團隊精準地打中學生的痛點。

人聲鼎沸。Photo credit: 戴宇陽
人聲鼎沸。Photo credit: 戴宇陽

交流實況。Photo credit: 戴宇陽
交流實況。Photo credit: 戴宇陽

活動結束後,許多正面的回饋表示,很開心學校能有這樣的一個開放空間,也對於為期兩週的活動後沒能繼續營運感到惋惜。但畢竟學生還有後續的學業進度,光是排班表就很難負荷持續性營運所需要的資源。對團隊來說,未來的想像其實有很大的空間。這學期的課程目標是針對閒置空地提出的解決方案,有些人是希望未來能將現有空間精緻化,有的則是傾向打造一個更開放的場域,像是:創業空間、需求媒合平台或是校園藝文的表演場所。有趣的是,攤開各種可能性,都依然離不開最核心的「交流」。

回過頭看,整個校園改造的不只是讓晚上的氛圍變得活絡,團隊學生的心態也有明顯的轉變。許多同學在第一堂課的說明中,以為主成品還是交給專家來弄,自己只需要在一旁稍微出點力發想概念就能拿到學分。但一整個學期下來,這些業師真的只是從旁提供建議,最終還是得團隊自己收斂意見、做成企劃書、然後一步步地照著企劃書親手把「交流店」打造出來。

「親手」就是,在訪談提案的時候聽到各種冷嘲熱諷的聲音,質疑團隊的能力,但大家真的認真去上設計課、行銷課、搬運木材、裁切組裝、佈線、開業、營運,不假他手。在我看來,這個課程帶來最大的改變不是一間外在的實驗商店被營運起來,而是讓參與其中的成員甚至是其他非修課的學生相信,縱使是體制與課程相對僵化的師範學院,自己都有能力完成一件校園改造的專案。團隊受訪時表示,身為改造課程的第一屆成員,他們有不得失敗的使命感,因為他們想傳達:「商店都能親手打造起來了,還有什麼是不能改變的?

於是,他們投入、他們參與、他們在課後週末時間沒有選擇休息,而是找盡各種資源去實現心中的小店。如此讓學生拿回課程的主導權,點燃學習熱情後全心達成目標,這正是教育最初的意義。

這次,你想改變什麼?

Photo credit: 戴宇陽
Photo credit: 戴宇陽


--

留言

熱門文章